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40章 饭票(2/3)
乾隆默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虽然耳熟能详,可当真正亲眼所见的时候,难免还是感到悲凉。
从堤坝上下来,乾隆罕见地没说几句话。
郁宛道“您觉得很不可思议罢但这种事臣妾也见了不少。”
乾隆失笑“你又没跟那些人打交道,何必充什么内行。”
郁宛道“怎么没有,您以为这种事宫里很少么您到市面上去看看,外头的鸡蛋一两文就能买到,可到宫里一辗转往往就得四五钱,足足翻了几十上百倍,这多出的银子到哪儿去了还不是那些买办跟管事太监手里。”
乾隆收敛嬉容,“听你的意思,你仿佛吃过买办苦头”
郁宛道“幸而臣妾是个得宠的,那些不得宠的常在答应,想吃碗蛋羹涂个胭脂都得看买办脸色,她们又能找谁诉苦去”
她自己因为圣眷隆重的缘故,倒是没人敢轻易拿捏她,小钮祜禄氏却尝过这方面的苦头,否则也不会当初慎官女子送盒胭脂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还差点着了人家的道。
“自然,宫里的嫔妃再怎么委屈,也能领份俸禄度日,外头的灾民可就只能老实等死了,谁叫他们生来低人一等,可不得认命么”郁宛叹息。
乾隆没想到能从她口中听到这番见解,倒是刮目相看,可随之而来却是更深的沉默是否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得太久了,早已忘却何为民生疾苦,究竟要如何做才是圆满的解决之道呢若先帝在世又当如何
以民为本,到底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郁宛抛砖引玉之后便不再多说,本来她自己的聪明也有限,一想到这些就脑壳痛,唯一记得先帝爷那句“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可整顿吏治向来是个旷日持久的问题,哪怕先帝爷那样励精图治,也难免还是留下些缺憾。
况且时代的巨轮总是滚滚向前,一个朝代不可能永远昌盛,总得走向衰亡,郁宛既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偶尔当朵解语花,点醒一分是一分罢。
瞅着时候不早了,郁宛道“万岁爷,咱们现在是回船上去,还是就在外头用膳”
乾隆便知道她馋劲犯了,难得来江南,怎能不尝点特色美食
乾隆因让李玉去打听打听,看哪儿有不错的饭馆酒家,好将就着对付一顿。
好不容易选定了地方,五阿哥却带人追过来了,年轻的脸庞满是汗水,“皇阿玛原来在此地,让儿臣好找。”
原是又有几名本地的官员前来面圣,他不敢擅专,总得请示皇帝旨意。
乾隆便叹道“瞧瞧,总是不能消停。”
郁宛莞尔,“能者多劳,万岁爷这一辈子怕是都清净不了。”
惯例吹捧得乾隆心花怒放,郁宛便欣欣然让小桂子将餐点打包,来都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怎么也得尝尝新鲜。
那酒楼老板后知后觉得知御驾造访,喜得忙要出来相迎,哪知等他下楼皇帝一行已经离开,于是捶胸顿足、百般叹惋多好的一个出名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乾隆爷倒是慷慨,对郁宛道“回头你若吃着好,朕让李玉送块匾额给他,就名天下第一楼。”
郁宛笑道“那若吃着不好呢”
乾隆道“也是第一,不过是倒数第一。”
郁宛忍俊不禁。
五阿哥也陪着笑,他跟皇帝轮廓相似,却更清癯俊美。不过郁宛现在看他已没有当初对小男神那般悸动心情了,尤其在他接连纳了几个侧福-->>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