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233章 番外一(2/3)
当然照郁宛的意见,钮祜禄氏日后要是自私点反而更好,相比起嘉庆的中庸,他儿子道光作为皇帝就实在有些不称职了,不但对外窝囊,对后宫嫔妃都十分刻薄寡恩换一换没准更好。
但,道光对继母倒是没话说的,体贴入微,待遇更是独一份,继母死后不久他自己也嗝屁了,在郁宛这个爱好八卦的人眼里,生生能脑补出一场荡气回肠的小妈文学。
十月颁金节后,宫中忽闻走水之耗,郁宛深夜被吵闹惊醒,方知是乾清宫、交泰殿两处失火了,好在慈宁宫寿康宫一带都无恙自从那年九州清晏走水之后,郁宛便留了个心眼,规定在厨房、卧房、回廊这几处都各备桶清水,以便发现火势不对能及时扑灭。
可见她居安思危派上了大用场。
郁宛松口气,随手一摸枕边,却发现空空荡荡,本该躺着的人影竟不知所踪,心里便是一惊,难道太上皇竟出事了
找小桂子来问,方知乾隆带人去了乾清宫,郁宛心说这也是个爱作死的,好端端的作甚以身犯险,不看看那把老骨头,随便一块砖都能给压折了,够会添乱
正要派侍从前去找寻,却见王进保一行已气喘吁吁回来了,满面油汗,情状实在狼狈。
乾隆倒是好整以暇还在检查。
郁宛忍不住道“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万岁爷您还得赴汤蹈火”
乾隆扬扬手,一副卷轴应手而落,却是郁宛画像这几十年来,乾隆几乎每年生辰都要请画师来作画,或单人肖像,或两人并立,姿态也是不一而足,但幅幅都栩栩如生。
那是他们共同生活的见证。
郁宛应该感动的,没想到皇帝会这样在意日常琐碎的点滴,奈何她实在觉得有些犯蠢。
郁宛很不合时宜地提醒道“万岁爷,咱这些画都是有摹本的。”
吴惟庸多精明啊,早就防着此类意外,故而回回描摹的画作都会命徒弟再复刻一份,留在他那儿存档烧了便烧了,再要一份又有何难
乾隆这样作秀似的,让她瞧着未免有些啼笑皆非。
眼看老男人眉毛拧起,白胡子也飘了起来,郁宛心知这人生气了,赶紧说道“能救回来自然最好,徒弟哪赶得上师傅万岁爷您真是太体贴了。”
一通彩虹屁让乾隆脸上多云转晴,乾隆冷声让王进保将东西搬进库房里去,自个儿却进屋安睡。
郁宛道“您不去看着他们搬呀万一被人偷偷卖了可怎么好”
乾隆淡淡道“你又不稀罕。”
“谁说我不稀罕”郁宛笑着躺下,和他面对面,“其实画救没救出不重要,您有这份心就够了。”
从被子里握住那只苍老的手,“以后可别再这样冒险了,叫人牵肠挂肚。”
要死也请死得太平些,别做了厉鬼还来寻她,那才麻烦呢。
乾隆冷哼一声,懒怠理她。合着连驾崩都得合她心情这人未免太霸道了。
胸中倒有些异常的暖意,至少这回,她没再口是心非。
嘉庆三年,得知白莲教首领王三槐终被擒获,乾隆在他的十全武功之外,又添上一大功绩,命抄录成册,内外称颂,连儿子的功劳都要抢,可见乾隆依旧是那个乾隆。
虽然好大喜功之心不改,可到底已是风烛残年的人物,明眼人都看出太上皇撑不了多久了,或许因此之故,新帝亦未与之计较,只日日命人延医问药。
日渐衰弱的乾隆有生以来头一遭缺席了颁金节,这个满族人眼中最为盛大的节日,郁宛原以为这人又-->>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