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61章 募捐(2/3)
郁宛便当场考了他几出时下流行的折子戏,小桂子居然过目不忘,对答如流,叫郁宛兴奋得差点发出李云龙之喟叹,“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便要找点什么东西赏他,正好剩得半盆子兔头,权当消遣罢。
小桂子高兴地接过,可只瞅了一眼,便委屈地道“小主,里头是空的。”
郁宛低头望去,果然只剩辣子,敢情皇帝离开的时候全给打包带走了。
这个没良心的
幸好次日一早御膳房又送了四五斤现拌好的来,郁宛才勉强消气,但暗暗决定往后再有什么新鲜吃食绝不跟乾隆分享,这人简直是吃货的天敌。
十月初,朝中气氛低迷,据闻奉旨征讨回部的兆惠将军孤军陷阵叶尔羌,弹尽粮绝,濒临绝地,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唯恐某句话说得不当引得万岁爷勃然大怒,那可吃不了兜着走。
乾隆来后宫的时间也变少了,要么在前朝与诸大臣议事,要么将自己困锁在养心殿中,李玉和陈进忠王进保几个亦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并婉转向多贵人致信,希望她能开解一二。
郁宛对这场赫赫有名的黑水营之围略有了解,毕竟这是兆惠将军一生的高光,以三千将士面对两万叛军,硬是严防死守数月,直到迎来清廷增援,才最终反败为胜至于后来流传甚广的吃人传闻,郁宛无从验证真假,但她很希望是假的。
这对清廷自然是一次严峻考验,无怪乎向来纵情声色的乾隆爷都变得勤奋起来,并为之焦头烂额。
李玉自是希望她能帮忙开导,但郁宛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本事,她跟皇帝只是床伴,又非灵魂伴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还是交给有能耐的人去办吧若富察皇后在时,或许能宽解一二,但放眼宫中,却无一个敢去触霉头的。
就连那拉氏也只能劝说后宫嫔妃俭省,好为前线省出些银子,纯贵妃则是号召大伙儿斋戒祷告,好让菩萨保佑兆惠麾下的将士们能平安得胜。
尽是些不痛不痒的主意。
最终却是令妃站出来,鼓动嫔妃们募捐筹措军饷,她自己则亲自去了一趟养心殿,身先士卒捐了一千两银子。
那拉氏没想到这样大的事令妃竟没跟自己商量,可也终究不好说什么,紧随其后捐了二千。
纯贵妃作为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又比令妃地位尊贵,自是不甘落后,便咬咬牙舍出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可心里差点没气吐血苏家并非巨富,娘家给她的补贴聊胜于无,纯贵妃也只能守着俸禄过日子,虽说作为贵妃每逢年节得的赏赐不少,可景仁宫那么多人,还得养三个孩子,她膝下的六阿哥与四公主都未成家,将来这一娶一嫁,都得烧钱,如今还叫她募捐贵妃年例只六百两,等于一下去了两年半的俸禄,简直要命
愉妃不愿与令妃比肩,遂出了八百两,好在如今永琪在朝中当差,她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这些钱数目虽多,对她而言还不算十分吃力。
舒妃小气,加之境况实在窘迫,只肯出五百两,就这已经叫她肝疼了。
再往下的几个嫔,或三百两,或二百两,不一而足。
郁宛本来想照例减一等的,可盘点一下自己的小金库,有令妃送的三百两银子和珍珠,乾隆前前后后也多给了她不少银子,加起来竟有小一千数目到底是做善事,不必太悭吝,就当积福罢。
郁宛便量力而行,写了个二百两上去,又怕后头的难做,便说只是自个儿的心意,请她们无须顾虑,随意即可。
其实贵人以下的低等嫔妃多半是攒不下多少银子的,连独居一宫的资格都没有,月例还得主位娘娘去领了之-->>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