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重生明朝之崇祯张凡 > 第1011章 两个洋人打架?

重生明朝之崇祯张凡 第1011章 两个洋人打架?(1/2)

七月初二,三江平原绿葱葱,气候适宜,不冷不热,正是打仗的好时候。

皇太极老了,今年已经五十一岁。

在正统历史上,皇太极病死于崇祯十六年九月,也就是这一年。

这里的九月是后人算的阳历,如果按照农历来算,大概是崇祯十六年的七月到八月。

也许是改变历史引发的蝴蝶效应,这个时代的皇太极身体并没有不适。

据说皇太极可能是高血压死的,可能是肉吃多了。

而这个时代,他被张凡碾压着打,也没太多精力坐在沈阳吃肉了。

也可能是常年的军旅生涯,经常的运动,身体反倒比养尊处优要好。

此时,在东江城内,鳌拜已经穷途末路。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皇太极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一个月。

鳌拜也想过直接投降,但犹豫再三,决定死守。

死守了一个月,好几场正面战都以失败告终。

鳌拜不是没有才能,他打仗很厉害,训练军士、严明军纪、管理军资,甚至财务他都会。

但他和皇太极比起来,缺了最重要的一点:知晓人心。

皇太极在对东江城作战的时候,先让细作混进城,告诉城里的人,你们的大汗回来了。

这一举动,就让城内分出了两派。

鳌拜以雷霆手段镇压,随后皇太极开始大举进攻。

进攻几次后,皇太极就告诉城楼的人,只要他们投降,就既往不咎,什么事都没有。

这进一步瓦解了东江城的防御军心。

鳌拜手下的人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再打下去。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人心其实还是向着皇太极的,毕竟皇太极是正统。

直到此时的七月二日,东江城内发生了士兵哗变,一群士兵和军官冲到府上,将鳌拜捆绑起来,大家打开了城楼,迎接皇太极入城。

东江城是鳌拜进入三江平原后建起来的,它位于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处。

鳌拜又带着人在周围开出一些荒地,还为手下划分了各自的猎场。

小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可没想到皇太极这么快就回来了,回来之后很快就找到了这里。

鳌拜被俘虏,鳌拜手下那群人现在也重新回到了皇太极的怀抱。

再加上喀尔喀蒙古三部,皇太极手下现在也有六七万能打的军队。

这样一看,征服三江平原的原著居民,然后大力搞开发,建立一个汗国也不是不可以啊!

正当皇太极如此想的时候,传来了令他震惊的消息:明军打来了!

早在6月20日,祖大寿和王承胤兵分两路,进入三江平原,他们秘密行军,一路快速朝三江腹地挺进。

就在前天,明军两路大军已经推进到了都鲁河与松花江交汇的地方。

这个地方,距离东江城大概又四百多里路。

由于皇太极刚和鳌拜打了一场,双方忽悠损失,现在不可能正面迎战明军。

接下来,皇太极做了一个决定:继续往东迁移。

没错,皇太极毅然决然往东迁移。

他为什么往东迁移?

现在是7月,再过一个月,八月的时候,这里的天气就会转凉,九月(农历)就会飘雪,明军不耐寒,且一旦大雪覆盖这里,再行军打仗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皇太极选择东迁。

并且,开始迅速囤积食物,准备过冬。 >

猜您还喜欢看
单鸣单小辉
单鸣单小辉
作者:三天世界
【作品简介】单鸣单小辉苏慧重活一世的小说叫什么?原名《重活一世,恶毒家人为何痛哭...
李向南林楚乔
李向南林楚乔
作者:风里掌灯见惊泓
【作品简介】重生1978李向南林楚乔小说叫什么名字?书名《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
王政周桂琼
王政周桂琼
作者:
王政周桂琼...
陆青云方岁宁
陆青云方岁宁
作者:任风萧
【作品简介】陆青云方岁宁作者是任风萧,故事讲述了:在陆青云离开县委后,李震和柳如...
秦云东宋天明
秦云东宋天明
作者:楚乔
【作品简介】秦云东宋天明小说是作者楚乔写的一部讲述官场思政权谋的架空题材爽文,故...
官道:权力巅峰
官道:权力巅峰
作者:楚乔
【作品简介】楚乔写的官场小说《官道:权力巅峰》主角是秦云东,宋天明。小说讲了:秦...
官道雄才
官道雄才
作者:风和暖阳
【作品简介】风和暖阳写的官场小说《官道雄才》书中主角是陆羽,盛凌云。故事主要讲了...
宦海权途:巅峰人生
宦海权途:巅峰人生
作者:任风萧
【作品简介】任风萧写的都市职场逆袭爽文《宦海权途:巅峰人生》主人公是陆青云,方岁...
官海无疆
官海无疆
作者:浅戏红尘
【作品简介】浅戏红尘的官场小说《官海无疆》主角是王政,周桂琼,林秀娥。书中讲了:...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作者:风里掌灯见惊泓
【作品简介】精品男主穿越70年代逆袭文《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小说作者是风...
重活一世,恶毒家人为何痛哭流涕
重活一世,恶毒家人为何痛哭流涕
作者:三天世界
【作品简介】重生复仇爽文《重活一世,恶毒家人为何痛哭流涕》小说作者三天世界,故事...
和离后,医妃被腹黑皇叔宠上瘾
和离后,医妃被腹黑皇叔宠上瘾
作者:佚名
【作品简介】小说《和离后,医妃被腹黑皇叔宠上瘾》主角是苏月婵,萧玉珩。故事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