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养崽日常 第165章 养崽致富(6/6)
苏观月刚开始倒没有动扶持金的念头,毕竟开养殖场成本高,这点儿金额也就是蚊子腿。直到她去几座山村里考察一遍,突然就动了扶贫致富的念头。
她在周边几家小型养殖场里考察时,那些养殖场的管理人或多或少都会向她抱怨:“在这儿开厂什么都好,就是得防着周围居民!”
“为什么呢?”苏观月问。
“嗐,穷山恶水出刁民啊!”管理员一脸痛苦面具,“偷鸡偷鸭偷猪的都算好的了,还有人往你的养殖场里投毒!他赚不到钱,他就希望你也赚不到钱!”
说得苏观月一行人心惊胆战,苏观月恨不得回蜀都,找柳三旺借几只狼狗再来考察。
然而真正进山逛了一圈之后,深入了解这几个山村的生态情况后,苏观月的想法就有了改变。
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山里的村民穷,自家饭都吃不起,你却在人家旁边开养殖场,养那么多鸡鸭鱼肉的,人家怎么会不眼红?
人性如此。
憨厚老实的人当然也有,并且不少。但一两个红眼病,就足以带坏整个村子的风气,搅屎棍啊!
苏观月当然反感村民偷鸡摸狗甚至投毒的行为,如果是她遇到这事儿,她恨不得直接把人弄进局子里。
但在工作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苏观月也知道,反感是没有用的。道德约束更没有用,法律也仅仅只能起震慑作用,解决不了根本。
要想长远地做下去,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带动村民致富,不管是对村民,还是对天蜀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事儿。
村民们能赚到钱,天蜀也能拿到优惠,做好养殖场,两边互惠共赢。
既然要扶贫,就不能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给人养活自己的技术。苏观月目前的构想是,天蜀可以建一座大型种猪场,用低价把猪苗卖给农户,等农户将猪仔养大出栏,天蜀再进行统一的回收。
还可以促进农户成立合作社,形成良性的养殖氛围。
以前村民眼红别人的养殖场,但现在他们人人都开始养殖了,人人都有合作社的股份,谁还会舍得下毒乱搞嘛?
这么一个多月过去,资城那边的养殖场也终于给了回复,元厂长大老远跑来德都,亲自和苏观月谈。
山里的老人还是不愿意离家,不愿意去外边发展产业,但元厂长愿意!他想走出大山,技术入股,跟着天蜀单干!:,,.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