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起居注 第3章(1/4)
话一出口薛郎就变了脸色,可不是睡不够么?算算日子,坐胎已经将近四个月,再大就该显肚子了。这两个月他被囚禁在甘露殿,想尽办法、金银散尽,才勉强打探出两位庶公主生父的下落――小太监小宫女们口口相传,都说在寺庙带发清修,‘为陛下、太女和公主祈福’。若真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那也罢了,好歹留了一条性命,蹊跷的是整整十年音讯全无,连生身女儿都不许前去探望,谁知道里面的人是死是活!
陛下是想要儿子的,薛夙心如明镜,这位坐拥天下、说一不二的女皇平生最大憾事便是没能诞下一个真正的、能继承大周国祚的后嗣,否则堂堂嫡长女,何至于长到九岁才晋位东宫?万一这次诞下皇子……薛君打了个寒颤,只怕头一个死的就是自己。
冯令仪心思缜密,绝不会允许皇嗣生父觊觎国朝,她要的是彻头彻尾只属于冯家的孩子!纵观后宫,除了薛后地位尊崇,为人又淡薄克制,从不与太女殿下过于亲昵,方才保全性命。旁人谁逃得过?听说二公主小时曾被一位许姓郎君哄过,病中不肯喝药,只要阿叔讲故事,事情传到陛下耳边,不出一盏茶的时间许君就‘暴病身亡’了。这叫薛夙如何能不紧张害怕?简相远在宫外,鞭长莫及,如今有本事、有立场拉他一把的……只剩东宫皇太女。
他不想死,耶娘死后被哥哥嫂子算计,不得已落发出家,后来有幸结识简相,飞入大内常伴君侧,他才二十岁,荣华富贵还没享够,陛下承诺的德妃之位还没给他,他不想死!
冯献灵也在思考对策。母皇有孕,天下震动,不说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就是外面的三岁小儿都知道,嫡长女在独生的庶子面前,优势并没有她以为的那么大。
冯周历经三朝,战祸不断,直到最近才趋于太平,百姓有了田地,不至于流离失所。士子重归书院,不将牝鸡司晨挂在嘴边不是他们真的就此甘心,愿意臣服在女君脚下,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影响科举做官便忍了这一时之气;武将倒是得意――领不得军打不得仗的皇帝,在军中能有什么威望?少不得接着捧他们、顺他们。
怎么办?她失魂落魄的看了一眼承恩殿,难道真要如父君所说,跟阿娘比赛生儿子吗?
--
霸王
姚琚没想到她会回来后面用晚膳。依周律,入夜后宫女、女官皆不能进殿侍奉,堂堂皇太女只带了两名近身宦官,轻车简从(?)、星夜前来,颇有点单刀赴会的悲壮意味。她大约是累狠了,进门后一言不发,连衣裳都没换,瘫坐在榻上要了一壶石冻春。
“烫过再呈上来,别用银壶。”
监国事忙,詹事府诸人恨不能就此长在东宫,太女妃对此也略有耳闻――明德殿的灯火常要到戌时才肯熄灭,左右春坊每日经手的奏疏少说也有五十封,偌大一个帝国,这儿出点天灾、那儿闹些人祸,便是层出不穷、不一而足的政务烦难。
小太监杀鸡抹脖子的给他使眼色,姚琚脸色微僵,到底没给她脸色看:“殿下忙了一日,不若先洗手更衣?晚膳一会儿就得。”
宦臣们识相的躬身退至殿外,他只好硬着头皮跟进屏风里侧。这规矩是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若有丑事闹出来,伤及皇室颜面,一个弄不好就是全族覆灭。“抬抬手。”姚琚没做过这类伺候人的活计,不多时面上就渗出了一层薄汗,万幸灯火昏灭,她没注意。
今天怎么了?他按捺不住好奇心,低头悄悄瞄了一眼,这位殿下今日怎么魂不守舍,木呆呆的?仿若一尊土偶任他摆弄。
虽说远离中枢已久,姚家毕竟不是草莽寒门,族中曾有旁支子弟迎娶尚服局司饰为妻。宫里出来的女官何其矜贵?司饰一职位列七品,分管宫内各处的字画宝-->>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